13766899538

首页 > > 广东医美新规破冰:外科医生注射权限扩大,轻医美市场迎机遇?

广东医美新规破冰:外科医生注射权限扩大,轻医美市场迎机遇?

2024-11-12 00:00    来源:第一风口  点击量:104  评论(0人参与)
 

尽管昨日医美概念股在市场流传的政策红利刺激下集体飙升,但今日医美板块却出现了高开低走的反转行情,引发市场深思。

据界面新闻报道,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于近日发布“调整省内医疗美容外科项目”的通知文件,在美容外科一级项目“(4)其他”新增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其中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等多种光电项目,注射治疗则包括玻尿酸等多种产品注射。

在这一政策传闻的推波助澜之下,医美板块股价经历短暂狂欢后迅速回调,不禁让人追问:这背后的真实影响是怎样的?如这份文件属实并落地,影响究竟有多大?

广东调整医美外科项目

消息面上,近日,一份广东省卫健委发布医疗美容外科项目调整通知的文件在网络上流传。通知显示,在美容外科一级项目 " ( 4 ) 其他 " 新增物理治疗和注射治疗。

其中,物理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强脉冲光(IPL)治疗、超声治疗、微针治疗 等;注射治疗包括,玻璃酸酶注射、瘢痕注射、美塑注射、硬化剂注射、皮损内药物注射,以及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聚左旋乳酸、聚已内酯、羟基磷灰石、聚双旋乳酸等填充剂的注射。等填充剂的注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之前的法规之下,美容外科多指大刀阔斧的手术,如假体隆胸等,而注射被分在皮肤科,实际上美容外科手术,治疗方案里很多是需要注射玻尿酸等来起到填充作用的,但如果外科医生直接去做填充,那就不合规了。如果给患者的治疗方案里涉及到注射,外科医生不能独立去操作,必须请皮肤科医生来会诊,一起参与到手术中。广东省政策出来后,外科医生就可以独立完成外科和注射两部分工作,这次的调整更符合实际情况。

就该信息的真实性,5月22日,风口财经记者多次致电文件上的联系电话,但截至发稿未接通。

据财联社,记者从广东省卫健委医政处获悉,该文件确已发布,因文件性质为“依申请公开文”,所以该文件并没有在该省卫健委官网公开,但可申请查阅。

机构人力成本改善但市场需求提振或有限

那么该政策是否会大幅增加市场上的注射需求?对此观点,业内也并不尽然认同。

朗姿股份董秘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风口财经记者表示,对企业来说影响其实并非很大。“此次调整更多的是让外科医生的执业范围更广了。这个政策相当于释放了一部分外科医生的供给到皮肤科,可以改善人力成本,更多是供给端的调整。目前外科需求占比在减少,皮肤科和轻医美项目的需求在增加,对于针剂需求方面,根本上还是取决于需求量。”

该说法也从另一家医美上市公司获得证实。爱美客在答投资者问时表示,“广东调整医美外科项目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不是很大,玻尿酸填充已经是个相对饱和的市场。”医美外科项目的调整一方面让更多的医美光电产品、羟基磷灰石等更多材质的填充产品进入医疗机构,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之前由美容皮肤科才能实施的项目,美容外科医生也能实施,从而让更多的持证医生进入医美行业,加速医美行业整体服务能力的提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实际上,广东也并非国内首个对医疗美容外科项目进行调整的省份。在此之前,北京和上海已经率先进行了类似的调整,其中增加了注射类项目,包括玻尿酸注射等。这次广东的调整也是顺应了医美行业发展的趋势,是对原卫生部于 2009 年发布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的一次重要更新。该目录曾将注射和填充等项目归类于美容皮肤科范畴,而此次调整则有助于消除实际操作与监管之间的模糊地带,进一步明确了医美行业的监管标准。

朗姿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认为,广东这个政策或是一个趋势。若该调整推广到全国层面,爱美客方面表示,这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为有助于提升非一线城市的非手术医美市场的渗透率,但是公司更期待医美市场合规治理力度的加大。

江苏吴中表示,中国医美市场有巨大增长空间,当前国内注射类美容产品渗透率低,合规产品有很高的市场需求,从2024年开始公司医美业务或将实现显著增长。

针对政策影响等问题,风口财经记者还联系了华熙生物方面,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轻医美市场扩容

近两年医美行业的整体客流呈现下滑趋势,新客户的数量也在缩减,但医美行业中的轻医美方式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轻医美项目主要包括注射类项目和光电类项目,相较于传统医美手术,轻医美微整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自然等优点。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中,注射类项目透明质酸占比已达31.7%;预计到2026年,我国玻尿酸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18%。

朗姿股份董秘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风口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基于近两年轻医美的快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的扩大,已有提前布局,并根据市场形势在不断动态调整。对未来企业在医美方面的发展与投入现在还无法做出一个准确的预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同时,国内不少医药公司跨界入局医美赛道,例如华东医药布局多款医美产品,包括玻尿酸、“少女针”、再生型医美注射针剂、重组A型肉毒素YY001等。2023年,其医美业务收入为24.47亿元,同比增长27.79%。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